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12,断袖之痞(2/3)



土改方案于是束之高阁。

汉哀帝一生唯一一个亮点还没亮起来。

汉哀帝之后又尝试币制改革。

有人建议恢复使用贝壳币,因为古时候就是使用贝壳做货币的。汉哀帝问师丹可行吗?师丹说好啊。儒生认为古时候什么都是好的,贝币当然也是好的。汉哀帝于是让群臣讨论,拿出一个改革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已经习惯使用铜钱,改用贝币多有不便。再说现在到哪能找到那么多贝壳去?大家随声附和。师丹也认为言之有理,将大家的意见汇总后给皇帝上书。

汉哀帝火了。土地改革是你提的,遇到阻力你躲得远远的让我扛着。币制改革是你赞成的,转脸你又说不好让我背黑锅。汉哀帝撤了师丹的职。

改革的事再也不提了。

大司马的位子后来就给了自己的男友董贤。

史书评价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汉哀帝打小对于声色犬马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既不喜欢歌舞也不喜欢女色。做皇帝后曾下旨不要演奏郑国的音乐,认为“郑声淫”,属于靡靡之音,缺乏正能量。他就一个老婆,做太子时娶的后来立为皇后。

汉哀帝不好女色。但是他好男色。这比较前卫。

他和他的《断背山》朋友董贤感情特别好。有一次和董贤睡午觉,汉哀帝有事先起,但袖子被董贤压在身下。汉哀帝看董贤睡着正香,不忍心惊醒他,就用剑把袖子割断了。后来“断袖之痞”用来特指同性恋。

汉哀帝为了让董贤安心伺候自己,把他老婆和妹妹也接进宫,封他的妹妹为昭仪。“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董贤和他老婆、妹妹白天晚上倒班伺候汉哀帝。汉哀帝跟董贤过着共产共妻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但是董贤面容姣好齿白唇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哪哪都好,只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不能给皇帝生孩子。

不过汉哀帝也不在乎,内心打算传位于董贤。

他给董贤赐金赐宅就不用说了,还封董贤为侯。当时有人反对,说汉朝的规矩无功不封侯。董贤有什么功劳呢?汉哀帝硬把别人的功劳安到董贤的头上,并且封董贤为侍中、大司马、卫将军,位列三公。

他在任命书里夸赞董贤“允执其中”,就是说做事公允不偏不向执守中庸之道。这话看似寻常夸人的话,实则不然。这是尧当年禅位给舜时说的话,后来舜又说给禹。满朝儒生大臣见到此句狐疑不已。

丁傅两姓外戚对董贤受宠也非常忌恨。大司马的大印原来在丁家手上,现在归了董贤。傅太后已死,外戚不再受重视。“董氏亲属……宠在丁、傅之右矣”。汉哀帝开始视董贤的亲属为外戚。

有一次汉哀帝在宫中摆酒,请董贤和他的亲属。侍中、中常侍也被邀请参加。

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王闳[hng]是中常侍,也在邀请之列。

王闳属于上一届外戚。自从汉哀帝即位以来,朝中的王氏基本上都被丁、傅两姓取而代之。王闳是硕果仅存的王氏家族成员。汉哀帝任命他为中常侍,也就是日常在宫中办公的皇帝身边的政治顾问。

侍中也是皇帝的政治顾问,但不在宫中上班,有事才进宫。中常侍平时就待在宫中,皇帝随叫随到。侍中是高级官员的加官。加侍中衔的官员相当于*****,参加大政方针的讨论。中常侍是中级官员的加官。加中常侍衔的的官员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在侍中不在宫中时辅助皇帝工作。更低一级的是黄门郎,不负责讨论政事,只负责跑腿打杂。

在酒席之中,汉哀帝喝得有点高,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

王闳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不顾身份马上接话: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不是您的私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