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81,戚继光抗倭(1/3)

,1565年——1566年戚继光平定倭寇之患。嘉靖崩,子隆庆即位。海瑞遇赦出狱

嘉靖调俞大猷去广东镇压民变,留戚继光继续清剿倭寇。

戚继光的祖上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随,后来做了将军。将门之后的戚继光世袭了祖辈的军职“指挥佥事”,相当于副师长,四品官。后来考中武举又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官居三品,负责山东登州治安,抗击山东沿海的倭寇。浙江倭寇最为猖獗,戚继光被调往浙江支援剿匪。

戚继光跟倭寇一交手便知道倭寇不容易对付。倭寇武器精良,作风凶悍。他朝思暮想怎么才能打败倭寇。有一天戚继光偶遇义乌人打群架,看得目瞪口呆。义乌人打架不分男女老幼抄家伙就上,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场面极其壮观而震撼。戚继光看傻了。打架都这么玩命,打仗肯定错不了。

戚继光上书朝廷要求让他去训练新兵再战倭寇。他以前带的兵是来自礼仪之乡的山东人,非民风彪悍的义乌人可比。得到批准后,戚继光立即在义乌招了3000矿工和农民,都是街头霸王级的,严加训练之后带往抗倭前线。

戚继光为对付倭寇专门创立了“鸳鸯阵”。“鸳鸯阵”左右对称,由盾牌手、长矛手、火枪手等各兵种混编而成,互相配合,可攻可守。

他这个阵法本身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使用了新式武器。一是用连枝带叶老韧的毛竹代替长矛;二是用鸟铳代替火铳。

明军的标配是长矛和弓箭。刀和火铳是辅助兵器。与倭寇作战时,倭寇的可以砍断长矛的头,把明军的长矛变成捅火棍。明军的弓箭又奈何不了倭寇的铠甲。短兵相接时,刀和火铳也不是倭寇和火枪的对手。

戚继光给士兵配备毛竹是用来对付倭寇的。兵器“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戚继光用毛竹的长来对付的险。

长毛竹带枝带叶还带尖,往前一忽闪,既能遮挡敌人视线又能阻挡敌人近身。你刀再快,砍一截还一截,砍一截还一截。离得远时遭到长矛手、火枪手的攻击。侥幸不死冲到近前又遭到藤牌手的短刀攻击。

明军自朱元璋时代就有神机营,使用火器。但之后的皇帝对火器不够重视。火器发展缓慢。而这时西方发明了火绳枪,中国叫鸟铳。

鸟铳比火铳轻便,射程远,威力大。火铳傻大黑粗笨,射程短,威力小,通常只是用来吓唬对方的马匹。鸟铳模样已经和现代步枪差不多,只是还没有发明子弹。

鸟铳构造比较简单:一根细长的枪管固定在枪托上。枪管的根部有一个小孔通到外面的发火仓。发火仓上有一根燃烧着的火绳夹在一个象鸟嘴的小夹子上。小夹子通过杠杆和枪托下面的扳机相连。

射击前要先把火药和铅弹从枪口倒进去,用棍捅捅、压实。把发火药倒进发火仓。扣动扳机时,鸟嘴夹象小鸡叨米一样一栽头,鸟嘴上的火绳引燃发火药,进而引燃枪管里的火药。火药爆炸,射出铅弹。

因夹火绳的小夹子形状仿佛鸟嘴,所以明朝人称火绳枪为“鸟铳”。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造的火绳枪传入东亚。倭寇最早配上了火绳枪。

戚继光发现了鸟铳的威力,立即请手艺高超的工匠仿制了一批并装备军队。为了跟敌人的火炮抗衡,他还为军队配备了可以连发的佛朗机火炮——一种多管火炮。

他将火炮安装在兵车上为前线提供炮火支援。骑兵也配备了鸟铳。多兵种协同作战,非常具有现代意识。

戚继光带着他的勇猛善战的兵,扛着洋枪洋炮竹杆子,去清剿江浙一带的倭寇。

这帮义乌兵见了倭寇如同见了杀父之仇,不等戚继光发话,大吼一声就扑了上去,打得倭寇落花流水抱头鼠窜。戚家军连战连胜。

有一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