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5,摊丁入亩(2/3)

神坛。理学是儒家中最极端、最激进、最僵化的一个派别。国家被这种极端思想统治后,只要红不要专,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强调思想大一统,不允许有任何变革。

康熙治国,首先希望维权、维稳,维护皇权、维护大清江山的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理学非常投他的脾气。

清朝的政策大都是从明朝继承下来的,甚至公务员都是明朝留任的,只不过剃了头换身马褂。就像公司被收购后,老板换人了,高层改组了,中下层基本没动,员工该干嘛干嘛。这样利于稳定人心,平稳过渡。

他在文化界、思想界也搞维稳、维权,不准任何人触碰“双维”的高压线。

有个医生写了本养生的书,书中提到要养脑,认为“脑”才是思想中枢,而不是传统医学认定的“心”。这个提法引起医学界的争论。康熙马上以“妖言惑众”罪杀了那个医生。

维稳就不能有引起混乱的言论。欧洲那边有个叫布鲁诺的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太阳围着地球转。教皇立刻把他推上火刑架当做巫师巫婆烧了。凡是当了“皇”的都不喜欢别人挑战权威,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最大的权威,挑战权威就是挑战他本人。

不过教皇终于没有保住他的权威。后来欧洲爆发革命,教皇威风扫地,国王被推上断头台,百姓赢得展示人权、民主、自由的机会。

康熙则成功地保护住了他的权威。他借助理学在文化思想界实现了思想统一。

如果有人有损他“维权”,那更是犯了“不赦之条”。

有个文人写了本书叫《南山集》,里面使用明朝的年号而不是清朝,结果写书的、编书的、校对的、刻版的、卖书的、买书的都受到连累,杀的杀,关的关。

最大的一个文字狱案是《明史》。书中直呼努尔哈赤的名字,并且把投降清朝的明将称为叛逆,结果近百人被砍了头、几千人被判刑。

康熙拉开了文字狱大幕。到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进入高潮。

历朝历代都有过文字狱。但文字狱搞得最凶的是清朝。据统计,顺治兴七次。康熙十几次、雍正几十次。乾隆一百多次。

不过乾隆的吉尼斯纪录记录早已经被打破。极左盛行时期,中国的文字狱数以千计,数以万计,无以数计。

理学是儒家的激进派。毛左是社会主义激进派。任何一套理论一旦被推向极端,就会趋向血腥和暴力,就会成为思想的毒药。任何极端思想包括极端宗教统治的国家无不以贫穷、落后、暴力为特征。究其原因,极端追求思想统一就会恐惧并且痛恨任何程度的异见人士,必除之而后快。而绝对的思想统一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和创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清朝通过文字狱加强了思想统一,树立了满清统治的权威,压制了人们的独立意识和反抗意识。同时思想大一统造成文化界死气沉沉、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文学界千篇一律。教育界千语一腔。艺术界千人一面。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服从并且是绝对服从一个声音。全社会只有讴歌和歌颂没有批评和反对。有不同意见的人坟头的草已经老高了。

就拿雕塑的形态和表情来说。汉唐时候的雕塑形态各异,表情生动而自然,像抓拍出来的效果。明清雕塑形态单调,表情呆板而僵硬,象摆拍出来的效果——好像拍一寸免冠照的摄影师在招呼:“头向这边扭一点,下巴不要抬太高。笑一笑,牙齿要露五颗。眼睛往我这边看,不要眨眼——好!别动!”“啪”——拍出来的东西都一个德行。

康熙在政治上搞维稳,对经济也非常重视。因为经济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经济垮掉了,百姓不得吃不得穿还会起来造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