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莲教旧属(2/3)

勉强,席罢安寝无话。

第二日一早起程,张三夫妇随他同到西洞庭山,军兵报入帐中,吴日生和夏完淳一齐接出来。江离见过世叔,张三夫妇便向吴日生拜倒,口称”愚夫妇遵司马先生教诲,归顺吴帅麾下。”吴日生大喜过望,亲手相扶,深致仰慕之意,张三夫妇又拜夏监军,夏完淳跪倒还礼,张三夫妇见他少年老成,言语俊爽,司马圣使对他倍加推崇,当非幸至。因江离的缘故,对二人也加倍的恭敬。

江离暗中禀明世叔张三夫妇对朱明朝廷颇为反感,请他多提抗清,少提复明。吴日生性情通达,满口答应。当下设宴款待两位寨主,请张三夫妇上座,二人死活不肯,执意以江离为尊;江离又让吴日生,最后只好不分主次,团团围座——吴日生博雅通达,夏完淳英秀明辩,张三夫妇也是爽快的性子,席间极尽欢恰。

谈及联手抗清之事,张三夫妇便请吴帅允许司马先生到马迹山住一段日子,指点方略,操练人马,江离自知于抗清大势所知有限,便请夏完淳同去。西洞庭山经夏完淳整顿月余,已基本步入正轨,一切井井有条,吴日生虽然不愿,经不住张夫人一张利口,百般恳请,只好答应,但好一有事相召,必须赶回。江离和夏完淳依命,安排了一下军中事务,第二日一早便和张三夫妇同返马迹山。

到了马迹山见过众人,夏完淳不顾疲累,也不休息片刻,便和张三夫妇一道查看四面形势,何处可攻,何处可守,何处可埋伏兵马,何处须修护堤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自幼敏慧过人,六岁即熟读经史,操笔论古人得失,颇有端委,深受其父夏允彝、其师陈子龙器重,认为日后定能”为国家任重事”。从十四岁上随父师起兵抗清,亦颇有战争经验,依形附势,因势利导,得张三夫妇连连点头。

夫妇俩此刻方信江离所言不虚,这位夏监军真当得”胸有甲兵十万”这句评语,自此死心塌地的敬服,对他言听计从,如对江离一般恭敬。江离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早知义弟韬略过人,当年跟着慕容铁琴学过易理布阵之法,出来与夏完淳互通有无,共建大寨。

兄弟俩在马迹山住下,帮同操练阵势,与张三夫妇及大头目讲论兵法,对敌方略,闲来兄弟俩一处住着,江离教夏完淳习武练剑,夏完淳便与他演史谈兵。日子过得飞快,不觉一月过去,吴日生派人来请他兄弟俩回去——张三夫妇虽舍不得,兄弟二人却不敢违令,辞别回山。张三夫妇直送出十余里才肯返棹,竭诚恳请二人有空儿便来指点一番,夏完淳感其盛情,后来果然多方眷顾,不时去指导照看。

吴日生能收服了这一支奇兵以为臂助,对江离更是器重,将二人倚为左膀右臂。半年来相机而动,陆续攻下附近吴江,嘉善诸县。

这日正在帐中商议军事,外边探事军兵来报,清兵五千余众离开苏州城,向本山杀来,吴日生吩咐再探,传令众军严加戒备。众军士修整了近两个月,已是身强体健,壮志昂扬,闻得清军来攻,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杀一场。

探事军兵不断来报,清军这次是过灵岩山,到穹窿山下安营扎寨。从穹窿山口到西洞庭山,中间要经过白石,灵龟两岛,西洞庭山北面不到十里均匀横列着蒺藜,牛头,灵龟三岛,白石岛还在灵龟西北十余里处,较三岛犹大了数倍,夏完淳以四岛为西洞庭山之西北屏障,分别派人驻守,以防敌军从穹窿山来袭。得知清军果由此来犯,则白石岛首当其冲,江离请命亲去增援,吴日生应允,一面派人通知马迹山张三夫妇来援。

清军一大早战船驶来,猛攻白石岛。其战船都是数丈长的大船,每船一百军兵,四十人轮番划船,六十人以强弓硬弩掩护战船直向岛上冲来。白石岛上原只三百守军,江离又带了二百人来,共是五百军兵,也是以弓箭阻敌攻势。

清军因都是北方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将门娇女之冷王悍妃 国子监绯闻录 魂途——源之殇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苏晴 归档之金融才子 红棺美人 尤物娇妻 石人 末世第七城 天刀之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