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士林愤愤意难平(1/4)

沈重带着沈家班一百余人,穿行在数万南京百姓之间,一路道谢施礼,一路握手言欢,午门外的广场一片欢声雷动,一片狂喜雀跃。今天他们值得高兴,今天他们应该高兴,今天他们尽情高兴,因为他们今天每一个人,都参与、推动、见证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小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今天没有委屈,没有悲酸、没有愤怒、没有不平、没有不甘、没有伤心、没有失落,没有苦涩,没有感受到小民应有的一切悲哀,即使曾经有过,现在也被他们还给了那些往日高高在上、视百姓如蝼蚁的老爷们。于是,在今天,所有人都心满意足,他们糊里糊涂地感受着自己的侠气,自己的热情,自己的英勇,自己的无畏,当然还有自己的力量,就仿佛实现了在长久被欺压之下只敢用幻想反抗的梦想。欢呼、喊叫、跳跃、拥抱、拍掌、嬉闹,大哭,恭维,吹牛,用一切惬意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情绪,直到沈重宣布为感谢南京父老,明日将在城外义演《红楼梦》一天时,这种兴奋和幸福更是汇成声浪,飞震云霄。

魏国公别有深意地看了看周围呆若木鸡的官员士子,用心照不宣地眼神和陈奉、孙隆拱手告别,老奸巨猾地带着后府军士卒走了。这御状的结果只能由天子圣裁,此案又不是刑案,不过是将国子监众生员诛了心、丧了德、毁了名,沈重的女眷又没真的被坏了名节,涉案双方又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何必多事得罪人。不管今日这事,是谁引起的,是谁谋划的,是谁发动的,后面谁会处心积虑地趁机捞取最大好处,谁会平衡平息后果,都和忠心耿耿、不揽权、不干政的魏国公没有半点关系。魏国公的人马,百姓自是不敢拦阻,急忙闪开通道,就看见笑得恶形恶状的一众南京勋贵子侄,魏国公笑着瞧瞧神清气爽、捶胸顿足的平江伯世子陈启,理解得骂着他们,带着一齐走了。

陈奉和孙隆面面相觑,仿佛仍然不敢相信眼前的结果。虽然从始至终,两人都完全参与和推动,暗室谋划、分派人手、传递消息、控制节奏、协调调度,甚至还亲自上阵演了一出公正无私、一心为民的戏码。只是这么多的转折起伏,到了午门公审的时候,不是应当更加曲折离奇、高潮迭起吗,那沈重竟然只是三诉,就三招两式的赢了,赢得竟是如此轻松。要知道对手是谁,不是百姓、不是商贾、不是大户、不是官员、不是勋贵、不是宦官,不是亲王,而是谁也惹不起、谁也碰不得、谁都无可奈何,甚至天子也得低下三分头的上千名国子监的读书人,竟然赢了,赢得在场官员文人竟是无话可说。陈奉和孙隆感叹着沈重的谋划如此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就是散播一下流言、诱惑百姓瞧瞧热闹、听听音乐,喊几句口号,让自己公正严明说几句话,而沈重则去敲一下登闻鼓,再含悲带泪地控诉三声,就让这些把皇爷都逼得三十年自困深宫的士子文人打了个万劫不复、臭名远扬。二人带着震撼、得意、解气、迷茫的情绪,不屑地瞧了瞧垂头丧气的近千生员和瘫在地上呆若死人的李济世等人,冷眼看着文官们灰头土脸、心有不甘地团团散去,也起身带着番子走了。

朱国炸、徐宪卿六人也是心事重重,那朱国炸冲着其他五人道:“诸位大人,既然案情已明,你我即为主审,也当整理一下案卷,以免错漏不实,到时候也好和陈公公一起联名上奏。就是国子监的生员学子,也当安抚一二,免得再滋生旁事,你我同去王大人的国子监如何?”其他五人自是明白朱国炸的深意,本案暴露了东林党东山再起的意图,又将这么多东林后起之秀、门人子弟打得声名狼藉,当然要找个光明正大的借口,好好参商才是。于是六人便纷纷起身离开,一路上不理其他党派官员的冷笑讥讽,给十来个同党打着眼色,王象春喊着一众生员扶起李济世等人,一齐回国子监。身后偌大的午门,再无官员士子,只有万千百姓围着沈家班闹腾,不一会儿,一曲“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文明领地 入骨暖婚:总裁,请走心 纪元黎明 民国的春秋 都清穿了,不妨大胆点选康熙啊! 两宫皇后 司太太手持重生剧本护夫虐渣 女主她有毒[快穿] 宠兽模拟器 快穿之完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