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0章 农民的生计之路宽了(1/2)

到了赴经济特区考察的日子,琴音前一天晚上忙到很晚,帮忙陈来收拾好饭馆的卫生和、清洁和未及时处理的一些事情。当天又起了个大早,帮忙陈倩收拾行李,打扫住过的房间。陈倩看在眼里,评价说,琴音有资质,又很勤劳,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小汽车直接开到饭馆门前,琴音与陈来告别,然后跟着陈倩出发了。陈倩的男女两个随从,男的开车,女的坐在副驾驶位置。陈倩和琴音坐后排 汽车往经济特区的方向驶去≠音第一次感受到小汽车的魅力,那种从门前出发的便利,真让人羡慕。

早晨的阳光射穿路边的高树,缕缕光线让道路显得富有诗情画意 汽车在广州城内的街道行驶,琴音透过车窗,看见一些穿着白色背心的男子在道路边上跑步。除了晨起跑步的人外,路人多数骑着自行车。穿着打扮也还随意,有穿着海军t恤的,有穿着土布的,也有一些年轻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琴音看来,改革开放初始,人们对于美丽时尚的追求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

离开了城市的繁华路段,琴音所见,有的老伯伯吃力地推着手推车,手推车上装载着砖头、瓦片☆琴音久久侧目而视的,是一辆辆满载蔬菜的拖拉机,急急地迎面而来,驶往省城闹市方向≠音习惯了农村生活,对蔬菜情有独钟,也容易关注。

坐在一旁的陈倩很快便发现了琴音在关注蔬菜↓笑着问琴音:“怎么啦,对蔬菜格外青睐?”

琴音说:“我看见那么多的蔬菜运往城里,想起了我老家的菜地了。”

陈倩告诉琴音:“前些年,我经过这里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蔬菜≈在省城放开了农产品的价格,城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在堡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尽量多种经营,蔬菜品种和数量也渐渐地多起来了。”

小汽车开出了省城,灿烂的阳光之下,广阔的平原突然显得格外碧绿≠音突然尖叫起来:“哇!好大一片菜地呀。”只见公路的两边,宽广的农田,田间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一些戴着草帽的农民正在田间摘菜,几辆拖拉机停放在公路边,一些农民将摘好的菜装上拖拉机≠音明白了,刚才那些运菜进城的拖拉机,应该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陈倩也对这里的菜地景象感兴趣,叫退车子,与琴音一起下了车。陈倩让两名随从留下,又对琴音说:“以前这一带只生产水稻,现在除了水稻还种植了这么一大片蔬菜,我对农村的这些变化也很感兴趣,顺路看看去。”琴音高兴地点头。

饮公路对面,田野阡陌的尽头,一些砖瓦房子掩盖在树林之中≠音跟着陈倩,一前一后往村子走去↓们身前身后的田间地头,种满了各种蔬菜。

走进了村子,村民们听说是香港的美女老板来了,纷纷出来看个究竟…先宁静的村子,一时间变得人声鼎沸。几个看起来是村子里掌事的人走了过来,主动接待陈倩和琴音←们知道陈倩是香港回内地投资的老板后,格外地热情,拉起了乡情,问了些香港的事情,表示出对外界的浓厚兴趣。还表达对陈倩回来带动内地发展的愿望。

陈倩聊完了家常,话锋一转,便回到了当地农村种植蔬菜的事情上〉起种植蔬菜的事,农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好多话说。

原来,这平原地区的农村,位于省城和经济特区之间的宽阔地带,对政策的把握也先于别的地区←们这个一千多人的村子,自从搞了包产到户后,农民们发挥邻近省城的优势,竟然大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专门种植蔬菜,销往省城。

“专门种植蔬菜,有收入吗?”陈倩问道≠音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侧耳恭听起来。

“那收入可好了,比专门种植粮食的收入要高好多了。”掌事的说得眉飞色舞的。

琴音好奇地问:“那事百分之一的人干嘛呢?”

掌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