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槐镇袭来飞行团(2)(2/3)
用天敌捕食是一种环保的灭蝗办法。把每家每户的鸡、鸭统统赶到田里、河边;还可以请养蜂人来帮忙,还有喜鹊、百灵鸟、乌鸦、小白鹭、蛇等喜欢吃蝗虫,我们可以引导它们捕食。再没有上级指示之前,大家看时机行动。散会!”王金山审时度势最后作出决定。
到了晚上,蒙氏四兄弟麦田周围的田间小路上,到处是燃烧的烟堆,烟柱冲天,一片火海。白云鹤还加了不少辛辣的香料和其他药物,等待蝗群自投罗网。
火攻果然凑效,让一群群蝗虫烧成了灰烬,然而也引来远处更大的蝗群。
白云鹤手持树枝向蝗虫们左劈右砍,噼里啪啦,把蝗群赶往大火里。
“我们来帮你!”方圆一声银铃般的呼喊惊住了所有人,只见她们,手拿树条朝蝗虫抽去。
白云鹤和蒙香莲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把蝗虫大军赶往火里。白云鹤激动地将蒙香莲抱起,那种狼情如疯狂的蝗虫一般咬在了一起。
正在他们相拥的时候,王金山机敏地跑了过来,说到:“你们光想到趋光性利于诱杀,还要考虑趋光的负面诱导性,极容易把周围的蝗虫引过来,捕杀就会造成困难。”王金山说着,迈着矫健的脚步走向田间小路。大家紧跟在后面。
麦田里沙沙地响,那是蝗虫在肆无忌惮地糟弄着禾苗。王金山浮想联翩:集体无意识集体行动不是蝗虫的专利,鱼、鸟、蚂蚁、蝴蝶等许多动物都会成群结队统一行动,还有我们人类。协调人类的行动也许倒比协调蝗虫和蚂蚁的行为困难得多。因为人类过于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脑袋里只编码着一些简单指令的无意识傻瓜。
王金山一边走一边讲:“要使一支军队高效作战,必须有明确有效的指挥系统,否则再庞大的军队也会因指挥失灵、军心涣散而失去战斗力。”跟在后面的藏大槐等人品味着王金山的话的含义。
凭着王金山从老爷爷和父亲那儿得到的经验,他很有把握地说:“根据风向,这群飞行军团正向河西的山槐庄一带迁徙,所以,我们要在蝗虫迁徙之前将其全部消灭在御龙河里。”
王金山知道一旦蝗虫越过御龙河,那山槐庄必将造成更大的损失。山槐庄不能再穷再折腾了!
“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王金山诵起唐代诗人白居易《捕蝗》里的诗句,再一次提醒大家灭蝗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负责监视汉向明的是方圆。没想到她一去就听到村民们对汉向明怨声载道:“喂得起四个牙的马马,喂不起两个牙的蚂蚱。”
百姓们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少女,轻巧灵动的眼波,如今为了王金山却和汉向明又一次搞僵了!众人一时竟看呆了。
“你来干什么?”汉向明好像不喜欢这位漂亮的小姨。
“这蚂蚱贵着呢。要不mèi mèi帮你捉一袋子提回来,姐夫当下酒菜。再不吃,就没了。王金山他们正灭蝗呢。”方圆落下这几句讽刺,把大辫子甩到背后走了。
“吃里扒外的家伙!”汉向明狠狠吐了一口唾沫。
东岸用尽各种办法,甚至连锣鼓鞭炮都用上了!蝗群急于繁殖,它们不停地飞翔,大多数飞向河面就自取灭亡了。然而,这些蝗虫的尸体漂浮在河面上,为后来的同伴ti gong落脚点和食物,让它们踏着自己的躯体,很顺利地越过河流,飞向渡口的槐抱椿上。
藏大槐等人在河西沿岸筑成上百里的诱饵。蒙香莲点了火把过来。大火把御龙河照得通红,藏大槐爬上大树摇晃了一阵子,又折断了一根树枝乱抽。蝗虫儿吱吱啦啦地扑向大火,还有未扎翅膀的嫩蝗儿,也啪啪地掉在火里。
白云鹤跑过来,就像偷吃蝗虫的老鼠一样,来争吃他们烧好的香脆的蝗虫!白云鹤拣一个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