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4章 大槐镇袭来飞行团(2)(1/3)

湖水荡漾,鱼蟹游戏,一艘老船停泊在御龙湖畔,王金山在老船上找到了蒙阿婆,将两**蝗虫递给她,说:“这是在龟蒙山村我们的麦田里发现的蝗虫。村民也说,在龙马县周边地区已经爆发了蝗虫灾害。”

“几只蚂蚱能咋的!把你吓成这样?”蒙阿婆说。

王金山拿过一个**子,起开**盖,拨拉着爬出来的一只蝗虫说:“这可不是普通的蚂蚱……”

“它们能咋的?你说。”蒙阿婆目光灼灼看着他。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我们大槐镇发生蝗灾,蝗虫的破坏力和迁徙力极强。它们相互影响,聚集成群,一起寻食,每一个小群体相遇时,就会汇聚成一个大组群。几个大组群再汇聚,就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再聚集,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统一起飞入近邻之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规模巨大的蝗群。”

蒙阿婆:“没你想象的那样严重。防人重于防蝗,你快回去安心教书吧。”

王金山:“您是说蒙氏四兄弟从中做了手脚?”

蒙阿婆:“你虽然开除了他们,但他们不怨你。他们也想把土地组给你们学校,怎么会从中作梗呢?”

王金山:“但愿如此。然而,如果蝗灾真的到来呢?”

蒙阿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蝗虫来了自有妙招,你有和打算?”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树林,才能更好地保护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的数量和防范外来蝗群的部署……”王金山抬头一看,不知道蒙阿婆什么时候早离开了。

王金山回到学校将经过对白云鹤说了,看蒙阿婆的意思,我们大槐镇不可能有蝗灾,有的话也是人为。而白云鹤说:“我夜观天象,此处蝗虫乃东南蝗群飞来……”还说大槐镇可能遇上六十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蝗灾!

王金山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防患于未然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他利用课间立即召开夫子庙全体教师会议。王金山讲话之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蝗灾有没有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要找到更稳妥的办法。大家各抒己见。”

藏大槐说:“要在短时间内消灭掉如此大规模的蝗灾,急需什么杀虫剂之类的化学药品。可是现在,我们只是在一些地块发现极少量的蝗虫,上级不可能派飞机灭蝗。只能用一些土方法了,何况这种灾害就是在那边也不好防治。”

“这有什么难的?背上喷雾器打一遍敌杀死就解决了!”方圆站了起来说,“你们教你们的书。我带着夜校、农校班的姐妹们去。”

王金山急忙制止:“过些日子,麦子就成熟了。这时候用农药麦子上一定残留药毒……”

“你有啥法子啊!”方圆尴尬地坐下。

王金山望着白云鹤,说:“你说来听听。”

白云鹤略一沉思说:“我查阅过神母堂的经典,在汉朝以来,大槐镇每隔二三十年就发生一次蝗灾。里面主要记载两种方法:‘水攻’和‘火攻’。”白云鹤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王金山补充说:“所谓沟渠灭蝗,就是地头挖壕沟,灌上水来阻挡,在田间深耕翻土,既将虫卵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出土。这个办法主要用于春耕或冬耕季节,现在不采用。所谓用火灭蝗,就是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在无月光的晚上家里摆上水缸,上面摆好禾苗等诱饵,进行捕杀。方法虽好,但效率太低。还有一种办法:疲劳灭蝗,就是不断地往田野扔石头,从田里来往地拉绳子,让蝗虫得不到片刻喘息,等它们被折腾累了,飞不动了,然后捕杀。这种办法适应小规模的捕杀。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