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章 莫斯科一日(3/5)

朗的一丫头,一下子变的有些拘束,连说话都怯生生的,章程不想让她太过尴尬,立即回头道:“博士,那我们自由活动?您四位去找您们的老朋友,我和夏遥跟娜塔莎出去转转。”

“克林斯曼叔叔,您不跟我们一起去?”

要挨个儿拜访清单上的人,克林斯曼博士可没时间逛街,和蔼可亲地笑道:“我们老了,跟不上你们的脚步,去吧,晚上一起吃饭。”

来苏联肯定要去在电影、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红场,每一次阅兵,都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身临其境的第一感觉却没想像中那么大,也没有感到那么神圣、那么庄严。

街道比较空旷,开阔的马路,两旁很多住房和南滨老家的宿舍楼差不多。满大街跑着稀稀拉拉的几辆“莫斯科人”和“拉达”小汽车,还脏兮兮的。

尽管政局动荡,但街上却出奇的平静。行人不多,穿着一般,很多人的脸上表现出木然和无奈,周围的气氛,有一点凄凉和衰落。所有这一切,你能够想像到,当年的“老大哥”是那么高傲,而今却更多的是沉默和无奈。

物质匮乏处处可见。

一路走来“莫斯科商场”、“古姆商场”、“促姆商场”、“儿童世界”和加里宁大街礼品店里都挤满了人,多数商店里的货架上空空如也。

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排队看货,排队交款,排队取货。在大街上买“马老鼠”排队,买比芝麻粒稍大一点的葵花子排队,买酒排队,退空酒瓶也要排队!难怪有人说,排队已经成为苏联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式样陈旧,标价倒不高,自行车50~100卢布一辆,摩托车1000卢布一辆。但只有样品,无货可售。

苏联特产洋娃娃造型独特,形象逼真,人见人爱,约2尺高的大号娃娃售18卢布,中号娃娃11卢布。小号娃娃5~7卢布。但同样只有样品。不管什么货一到。人们就马上排队抢购一空。不像是在买东西,更像是在抢东西。

副食品和蔬菜水果供应更紧张,卖水果或蔬菜的车辆在路边一停,购买者便蜂拥而至,排成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大队,只好限量出售。

在路边经常能够看到老太太拿一个篮子装了几个不大的、蔫不唧唧的梨子,一声不啃地等待着买主,不过没有中国小贩的叫卖声。有的街上有几家外汇商店。各类商品稍微丰富一些,但必须支付美元。

逛了半天什么都没买,就拍了几张照片,连中午吃的面包和香肠都是从代表处带来的。没接待好客人,娜塔莎感觉很过意不去,扶着方向盘问:“章先生,夏小姐,接下来我们去哪儿?”

“有没有卖鲜花的地方?”

娜塔莎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忍不住笑道:“送给夏小姐吗?”

“不是,”章程摇了摇头。解释道:“我想去一趟新圣女公墓。”

“我记得有一家,不过非常贵。”

“没关系。”

到底是资本家。一出手就是100多美元,整整买了一后备箱,从花店赶到新圣女公墓已经是下午四点,娜塔莎捧着一大捧鲜花,一边带着二人往迷宫般地墓地走去,一边介绍道:“那边是新圣女修道院,是专门幽禁被沙皇贬黜的贵族女性的地方。所谓新圣女,是指彼得一世的姐姐索菲亚公主。”

夏遥好奇地问:“她也是被幽静的?”

“是的,因为干政谋反,被励志改革的彼得大帝终身囚禁。”娜塔莎顿了顿,继续说道:“这里不只是一个公墓,还是一幅展现伟大民族历史和化的画卷,和一座精湛雕塑艺术的博物馆。”

没有丝毫阴森,死寂之气,每座墓碑都堪称艺术品,对比bj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等级分明和刻板,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章程走到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