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章 莫斯科一日(4/5)

墓碑前,喃喃地说道:“也是一个解读人生、净化灵魂的圣殿。”

见他神情肃穆的微微鞠了一躬,把一小束鲜花小心翼翼的放到墓碑前,娜塔莎低声问:“夏小姐,章先生很崇拜果戈理?”

夏遥沉思了片刻,回道:“他敬佩所有伟大的先贤。”

果戈理的半身雕像,立在一个黑色圆柱形的墓碑上。而眼前这个墓却没有雕像,只有一块在上面刻了字的石头,章程驻足不前,娜塔莎很敬业地介绍道:“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自幼喜爱、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和歌德影响。他生前曾说过,死后愿意做果戈理墓碑下的一块石头,结果他夫人真从果戈理墓碑下找了一个石头,给他做了这个特殊的墓碑。”

“他如愿以偿了,”章程微微点了下头,又在墓碑前放下一小束鲜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被雕塑家永远地定格在了石板上。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面还雕刻着伴随了他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

在迷宫一般的公墓里寻找,终于发现了赫鲁晓夫的墓地。

墓上立着一块三米高两米宽的墓碑,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通过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功过政绩。

他的头颅微笑着从花岗石中探出来,紧盯着来往的后人,似乎在倾听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芭蕾大师乌兰诺娃、大家契轲夫、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女英雄卓娅、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等等等等。每座墓碑雕像都极具个性,富有各自的特点和灵性,契合各自的身份和成就。

在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墓碑前,章程不禁哼唱起深深刻在多少人的脑海里的:“小羊乖乖,把门开开,妈妈回家……”

这里埋葬着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很多莫斯科人在这里走走停停,似乎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那些紧缩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无奇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烛光。似乎有一种魔力,引着一代代人前来朝拜。

面对这块神奇的墓地,章程用普通话感叹道:“夏遥,我在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意盖棺论定,尤其是大人物。其实一个人历史的定位是由人民、由历史、由时间定的,并非由官方件下结论。”

之前说来墓地,心里还有些抵触。

直到走进来之后,夏遥才发现在这里不仅感觉不到一丝忧伤,还能给人以希望。正如他之前所说,这是一个解读人生、净化灵魂的圣殿。

夏遥在著名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的墓碑前放下一小束鲜花,看着洁白大理石上她那优美的舞姿,深以为然地说道:“历史奔流千转百迴,百年、千年之后回头看才能认清一切。我的最大启示是,在这里一切人皆平等,每个人各有千秋。一个人即使亡故,但他们的人性和人格魅力,仍能透过艺术化的墓碑存活人间,启迪生者。”

听他俩说起中国话,娜塔莎突然想起一件事:“章先生、夏小姐,这里有两位中国名人的墓,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章程反应过来,低头看了一眼手中为数不多的鲜花,若有所思地说:“去看看吧,他们肯定很寂寞。”

“谁?”这里安葬的不是化和科名人,就是苏联英雄,夏遥倍感意外。

“王m夫妇,”章程轻叹道:“没能叶落归根,他们很可怜;但能和这么多伟大的家、科家做邻居,他们又非常幸运,我还真有点羡慕他们。”

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nb实验室的创始人,通过父亲介绍,娜塔莎对他并非一无所知,竟鬼使神差地冒出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