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民生疲敝(1/4)
韩成并不在意大臣们的惊讶,一张口就做忠贞痛心状。登时,连那九岁的小皇帝杨杲,都不由的脸色肃穆,专心的听这位大丞相所言。韩成转身向龙椅上的小皇帝杨杲深深一礼,“陛下,臣在河北整顿兵马,原意欲先扫荡河北乱逆,再往河东迎圣驾还于京都。奈何,河东李渊父亲二獠,本为皇戚,世爱国恩。然不但不思报效,却于河东趁陛下身体抱病之时,居然行弑君之举。李渊父子二獠,此举乃人神共愤之举。”
辉煌大殿之中,韩成语气激昂,声音洪亮。语气之中充满诚恳贞忠,就连那些站立两侧的太监内侍们,也都心中不由感动,有些迷惑的想着,以殿下如此忠臣,为何还有人传言他是逆臣。
新进位为太子太傅的裴矩一身紫袍站立殿中,那本来古井不波的脸庞之上,也不由的的微微抽动。他从没有想到,韩成居然能如此不要脸的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这天下谁都知道,韩成口口声声说忠于先帝,可当初是谁据辽东之地,拥兵自重。事泄之后,还派人夜闯宫禁,纵兵洗劫京都大臣府第。以致后来劫掳公主,掳走皇太子,掳走皇太后,这哪一件能算的上忠臣?
更何况,先帝临死之前,只怕最想带走的人就是韩成了。当初先帝如果不是雁门中风,只怕现在十个韩成都被抄家灭族了,又何来让他在此说这番话。裴矩心中气的发抖,面色青紫,可却无可奈何。
如今他虽然表面上还居高职,但实际上,却不过是韩破军用来做个场面的道具罢了。如果不是韩成要收拢地方上的那些朝廷官员,及地方势力,只怕以前一直和韩成对着干的他,早已经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龙椅之上的小皇帝似乎被韩成的这番话打动,也不由的站立起来,脸上不复那顽劣之态,目中清明激动,嗓音尖细却高声。“朕自幼伴随先皇身边,早知为人君者,要使自己的臣民安居乐业,马放南山,铸兵为犁,方为太平盛世。然而我大隋自建国起,实无一日之太平。国朝初时,朝廷兵马统一南北,防范北方草原。中原虽大,然周边胡虏、蛮夷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四边袭扰劫掠不断。国家社稷,实有累卵之危。先帝在时,常夙夜忧叹,恨不能早日灭尽四边蛮夷,永绝我华夏汉人之连患,让我子孙后世永不受五胡乱华之耻。”
说到动情处,小皇帝也不禁胸膛起伏,眼睛湿润。“可惜天不假年,先皇被李渊父子二逆所弑,如今此二贼仍然在河东逍遥,甚至拥立伪帝,乱我朝纲。我北京朝廷如今虽看似强大,但实是空中楼阁。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今日之势,则是敌虏为不可胜,以待我之可胜。故先祖先帝,尽皆勤修武备,养兵百万,非不知其劳民伤财,不得不然耳。今朕即位,首要第一件事,便是要灭李渊父子二人。身为先帝之子,不灭此二贼,是为不孝。身为国之天子,不除此乱贼,更无法正朝廷典纲。”
小皇帝一甩玄袍,一步步走下丹墀,沉稳的走到韩成的面前,弯腰一拜,“大丞相国之柱臣,朕有今日,皆赖大丞相相扶。今朕特拜托大丞相一事,但请大丞相为国为民,替朕除李渊、李世民二弑君逆贼。”
韩成脸色一变,他曾经对这个小皇帝早有耳闻,知道这小皇帝虽然才九岁,但却一直都是十分聪慧,十分得杨广喜爱。甚至听说在雁门围城之时,面对突厥人的层层围困,诏书无法传出城去,满城之人无人有办法,这个小皇帝却能提出浮木为诏的办法,实在是一个聪明人。
可是自到了辽东后,这杨杲的表现却越来越让人觉得与传说中名不符实。特别是登基之后,每每暗中观看他的殿上表现,实在是和一普通孩童无异。但是今天杨杲的这一番话,却是立马让韩成明白过来,原来这小子之前的一切都是装的。故意隐藏了自己的聪慧,扮作了一普通孩童,想来想去,这一切可能都是萧后在背后所指使,所图怕也只是希望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纨绔拽媳
众神世界
修罗刀帝
横行花都
放开那个渔夫让我来!
全民皆病
欢喜冤家:国民校草在隔壁
孤女郡主
攻妻计,总裁爱我有多深
人在诸天,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