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32民生疲敝(2/4)

杲不要太耀眼,让其能称自己心的做一个傀儡皇帝,好求得平安。

不过孩童终究是孩童,今日殿上自己的一番大话,却马上将这孩子的本性给无意中诱了出来。看此时的样子,这才应当是杨杲的真实面目。不过韩成心中转过几个念头之后,脸上也只是微微一笑,任他杨杲如何,也只能是自己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如果他老实还好,如若他还有什么想法,那只能是自找无趣了。

韩成面作恭谨,上前也忙鞠躬回礼,无论如何,面子上的功夫还是得做的。“陛下折杀臣了,陛下但有所命,臣岂敢不从。更何况此等要求,陛下不说,臣也当尽全力而为,但请陛下放心。臣马上准备召集兵马,将李渊那逆臣之首级亲手斩下,送到陛下面前。”杨杲欣喜的点了点头,伸出小手亲自托着韩成的手臂扶他起来。

这一来,天子与总领一切政事的大丞相都要讨伐李渊,又有何人敢提议说个不字。不过虽然皇帝和大丞相都要伐唐,然总有唱反调的人出来。太子太傅裴矩刚才一直冷眼旁观,差一点一口鲜血就吐了出来。

“陛下。”裴矩待皇帝说完,即应声说道:“臣以为欲为不可胜,在德不在险。”“非也,天时地利人和,德者人和,险者地利,二者不偏废。”郑进淡然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在德不在险。若天子勤修德政,孰敢轻犯?”

“非也,形胜之地,兵家所必争。若谓在德不在险,此宋襄公所以败国亡身也。裴太傅精于史实,岂不知耶?”

“历代王者,无不据有形胜之地。以本朝而论,先帝不可谓不明,昔高句丽与**厥皆蠢蠢欲动,陛下主动出击,东征高丽,以绝后患。然百姓劳苦转运,将士异国征战,死者万计。三次征辽。姓致中原各地乱起,及至今日天下七分。各地官员豪强纷纷据地称王称帝,拥兵自重。四方百姓也皆啸聚山林,聚民为匪,以致天下生灵涂炭,民众皆于水火之中。此等种种。皆非我大隋无险所致,而是我大隋失德所致。故臣不同意陛下所言,李渊等虽为弑君之逆臣,然当此之时,一味只为报此仇,却不顾天下,此非贤明之君所应为。当今时事。陛下虽为天子,可如今天下七分,除去那江南两伪朝,先帝子孙侄子各方称帝者有四。”

裴矩此时根本不顾众人的反应。在辽东军中憋屈了这么久,他只想将心中的压抑许久的不平发泄出来。韩成说要伐李渊,他就偏要唱反调。“陛下,虽然入河东讨伐李逆,为陛下报此国仇为大事。但是如今时事,陛下首要之务当在重新收复大隋山河,一统中原,诛灭各方自立反王方为最急之务。只要重新一统文皇帝所打下的一统大隋。这才是陛下真正的孝。如果只为报一时这仇,图一时之快。却将祖宗大业于不顾,将此时一统河北、平定天下的大好机会错过。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裴矩虽然是为反对韩成,但裴矩在杨广跟前多年,更兼是大隋第一流的外交大臣。甚至大隋大业年间的对外战略大都是出自他手,所以此时一番反对之语也是说的落地有声,有理有据。

裴矩说到激动处,干脆在殿中放声大笑,“难道大丞相未曾读史?不知道历朝历代所亡,大都非亡于外敌之手,而是亡于德政不修,而至于叛乱四起吗?想当初文皇帝之时,虽然国朝屡屡与外族大战,年年兵戈,但却开创开皇盛世,不何?后先帝继位,更是大动土木,迁国都,修运河,征伐四方。短短的数年之间,运河修成,东都迁移,就是周边诸部也被打的纷纷臣服。可到头来呢?百姓叛乱,世家贵族们离心。这才导致了那些怀有野心的大臣,拥兵自重,甚至如李渊者弑君。”

说着裴矩还拿眼睛冷冷的看了韩成一眼。“陛下,难道你打算要再继先帝的覆辙吗?如今我等偏据北京,连大隋的西京与东都都落于他手。当此之时,不是忙着去四处征伐,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霸总倒追财阀前妻你高攀不起 借尸还魂:夫人闹和离 不能说的秘密 海贼王之爆炸 剽悍种田路 萌娘西游记 腾先生下手要赶早 这个世界,危在旦夕 步步倾城:噬心皇后 抬龙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