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多事情都想当然了(2/4)

下,只能唱了一段突厥的歌儿。

音乐其实是没有国界的,明明听不懂,可是还是能听出她歌曲里的草原气息。

酉时,节目结束,所有人都开始筹备包饺子的事宜。张赟刀用得好,所以就拿着两把菜刀剁肉馅,几个帮过厨的宫女宦官和面,手脚勤快的则已经跑去厨房生火。

当看到李承乾也拿起面团,揉面擀面片,还能熟练的包出美观的饺子,阿史那雪惊讶道:“你一个太子,竟然会做饭?”

看了一眼惊讶的阿史那雪,李承乾道:“会自己制作吃食很奇怪?其实我觉得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好多东西还是要学的,武艺如此,做饭也是如此,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东西。”

“你说的跟我阿塔说的一样,他以前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想起自己的父亲,阿史那雪又有些伤感。虽然她父亲去世前,跟她说过很多很多的话,告诉她战死是一个战士最佳的归宿,可她还是很悲伤。

唐人有这样过年的节日,可是突厥没有,隆冬季节,都是挣命的时节,哪有有什么闲心过节日。整个部族,到现在剩下的,也只有她和弟弟罢了。

看出了阿史那雪的哀愁,李承乾道:“今天就别想了,明天我可以带着你出宫,让你跟你弟弟见面。”

阿史那雪惊讶道:“你不想关着我?”

“不知道你干嘛总是这么看轻中原的皇家,我说过关着你的话了?平时不让你出去就是怕你被人发现,然后咱俩一起受罚,现在是过年,言官不会找不自在,所以你就算暴露了,也会没事的。”

得知自己能出去看弟弟了,阿史那雪立刻高兴了起来。

包好一个饺子,放到木板上,李承乾也笑了。

贺鲁还是有必要拉拢一下的,如果这小子真的能成为西突厥的领袖,那么一个对大唐保持好感的家伙,能给大唐省不少事。

子时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东宫的宴会正式开始,李承乾面无表情的接受了所有人的跪拜,才下令开宴。

贞观六年,到来了。

当太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百姓才能真正的开始安居乐业。当太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百业才能兴盛。

持续的太平是好事,可是也会带来不好的地方。没有外患就内斗,这是中原人千古以来都改不掉的恶习。

李靖当了没多长时间的兵部尚书又还给了杜如晦,如今武将任职尚书的,就剩下了工部尚书李大亮。老先生故世的时候,恰逢朝廷拟定关于高丽境内、前朝将士遗骸的处理方案。

以李靖为代表的武将认为,应当发兵高丽,迫使他们交出骸骨,而以房玄龄为代表的文官却认为,为了前朝遗骨损伤本朝将士的性命,不划算,只要派一个使节去讨要就行了,为何非要发兵?因为兵发东突厥而颓靡的国库,好不容易才恢复一点元气,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出兵了。

武将想要发兵,文臣阻止,文武相斗就这么出现了。

皇帝也认为现在不是征伐高丽的时候,所以也就没有支持武将,而是支持了文臣。

上元节过去,新的一年大朝会的时候,出使高丽的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回了高丽的回信。

要骸骨,可以,不过需要皇帝亲口背书,中原永世不得进攻高丽。

“老子早就说过,高丽那帮混蛋绝不可能这么容易的就交出骸骨,现在好了,上了门还被打脸,敢问房相,这下,你可舒服了?”

程咬金最喜欢的就是落井下石,所以等相里玄奖说完后,就站出来抖动毒舌。

“知节说得难听,但是道理没错,老夫跟高丽打了好久的交道,知道这个种族有多么的目中无人。哪怕他们给大唐上了朝贡,自称臣子,可他们还是不改贼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