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满文老档节选一(2/3)

战而不胜,均被击败杀戮。风忽转向明兵,致七名炮手为己所发之炮击中殒命。诸申国英明汗得道,故天地祐之,风雨相宜,数万明军犹不及千兵,我军长驱直入,击败其兵,杀其万【原档残缺】。其时明军万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虽布列枪炮千百,仅击亡我后方役兵二人。数人仅中皮肉,并未致伤,犹有一人弹丸透其煖帽,未见受伤。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能透二三层铁甲之枪炮,中我赤身或身着单薄者,竟未致伤,皆乃天神之庇祐也。反之英明汗兵所射之箭,所刺之枪,所砍之刀,皆能命中,亦乃天助。转瞬之间,即将山下驻营之许多兵,砍杀殆尽。何以得知天助耶?攻抚顺时,夜半天雨,倘若披甲时仍未晴霁,兵士如何可行?抚顺城焉可遽下?此其一。再者,倘广宁、辽东之兵未追至边境,我军岂能进入明边?彼之来境方使我得以挫彼明国之锐气也。明军若於分俘获之先前来,则俘获必将走失一半。迨俘获分竣后我军有备,明兵始至,所谓天助者即此也!”俾自抚顺城来降之千户,未分其父子、兄弟,未离其夫妇。因战事而失散之兄弟、父子、夫妇、亲戚、家奴及一应器物,尽查还之。此外,再给以马、牛、奴仆、衣服、被褥、粮食等。又给牛一千头,以供食用。每户分给大母猪二口、犬四条、鸭五只、鸡十只,以供饲养,并给与器皿等一应物件。仍依明制,设大小官员,著交其原主游击李永芳管辖。

第七册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

七月二十日,出兵攻清河。未时天雨,至夜天晴。二十二日,攻围清河城。城内一守城游击率兵五千及地方兵五千固守,并有大小枪炮一千二百。其万馀兵箭射,刀砍、枪刺,掷石,又以千馀枪炮齐发,但未闻其声。遂破城而入,尽杀其兵。被杀者之下压死未受伤者亦甚众。

第八册天命四年正月至三月

自此回师往袭斐芬山另一营明兵。命半数兵下马,擐重甲者执长矛及大刀在前,轻甲者自后射箭。另半数兵骑马殿后,向山上行,以围攻其大山。明军於山上树牌,发枪炮以战,我军全然不顾,一拥而上,遂破其挡牌。未刻,尽杀其一万兵,乃收兵。

巳时,甫出瓦尔喀什密林,即遇明二万精兵前来。以不足一万兵为先导搜索而来。大贝勒兵见此明兵后,遂往迎之。明军见大贝勒之兵,即登阿布达哩山。时大贝勒欲亲率众军先据山巅,自上往下冲击。临行,弟四贝勒谓其兄贝勒曰:“阿哥宜率大军监视於后,然后前来,由我先率兵登山,往下击之。”大贝勒曰:“所言甚是,如此,我即率兵出其西,尔可领右翼兵往取山岭,向下冲击。尔勿违我言,不得只身入阵,可立於后督战。”言毕遣之。四贝勒率右翼兵自山巅向下冲击时,亲率身边精兵三十人,超出众军,先入阵射杀,致使明军未及多放枪炮焉。两军搏战,相持不下。右翼兵进击,仍无所动。於是大贝勒亲率左翼中路兵,自山之西进击,山上之兵始动,明兵溃逃。旋追击败逃明兵。明步兵皆执竹矛,披木甲及硬牛皮甲而朝鲜步兵尽擐纸绵甲。该明与朝鲜之二万兵乃於富察迤南之旷野,枪炮层叠布列,连发枪炮而不响。一俟迫近明兵,风突转向明兵,所发枪炮之硝烟以及兵士腾起之灰尘,反扑明兵其晦冥莫辨。我军乘烟尘弥漫攻入,射杀之。烟尘止,其兵已杀戮殆尽。

第十册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

十六日晨,抵开原城,见城上布少数兵,兵皆出四门,阵於城外。我军由城南向东包围,皆下马系挡牌,置於城下,拆毁城垣。追击东门外敌兵乃敌兵退入城门。明兵欲掩门,诸申兵力夺城门。争夺之际,南面攻城之兵,停止拆城,於后队兵士到达之前,云梯未架即越入城。阵於开原城另三门外之兵,见城内失守向外突围。即奉命守城门之红巴牙喇兵截击突围明兵,未出城濠,尽歼之。

第十二册天命四年八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