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1/2)

太监心中一喜,太好了,在宫中这么多年,皇上终于高看我一眼了,从今日起,我就要飞黄腾达了!

谨慎的组织了一下词句,太监这才缓缓说:“据微臣所知,唐朝时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因治理雷州有方,使得当地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史书记载,其人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后文玉辞世,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下令于雷州城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后经过历朝历代百姓之赞扬、传颂,陈文玉已然成了人们口中的雷神,又称雷王、雷祖,雷神庙中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你的意思是让咱也这么搞?”朱元璋问道。

“是的,皇上,在三国演义之前,各种有关三国的故事就已经流传许多年,广为人知了,三国演义出来后,将各种民间故事汇总归流,开一代汉末话本之总流,从此天下或无人再可超越,顶多是拾漏补缺而已。在此基础上,皇上若想造神,简直轻而易举,如同反掌观纹。”

“哦?继续说。”

“只需稍加引导,您便可将关二爷造成神,则百姓多信奉他,学习他的忠义和武勇,您若将诸葛亮造成神,则百姓亦多信奉他,学习他的忠义和智谋。朱七牛写的闲篇再一放出去,谁又会怀疑关二爷、诸葛亮是否真的与您会面过?百姓对他们的信服,也就会转变成对您的信服,此法正合儒家天人感应之说啊。”

朱元璋重重点头:“好主意,好主意啊,没想到你这个家伙还蛮聪明,懂得这么多,对人性的理解也如此透彻。”

太监不敢托大,连忙抱拳:“皇上谬赞了,微臣懂得并不多,只是一心侍奉君王,故而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个办法而已。”

“听你谈吐不凡,读过书?”

“微臣原是读过书的,但在前元时实在走投无路,几乎就要饿死,于是自行阉割,进入宫中当了太监,这才保住了一条命,后皇上御极四方,改朝换代,微臣便如同前元诸多官员、百姓一样成了皇上的臣属。”

“原来如此。”

朱元璋忽然不接着说了,反而又跟朱雄英聊了起来。

聊了会儿后,朱元璋跟朱雄英约定待会儿再一起去皇后那里吃饭,便将朱雄英打发走了。

小小朱一走,老朱浑身顿时散发出了杀气,一指刚才那太监:“来人啦,那他给我推出去砍了。”

四个禁军士兵提着刀走了进来,拖着那太监就要离开,太监急的眼泪都出来了:“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微臣乃是忠君之臣,并未犯过过错,所献计策若不合皇上心意,皇上只管否了便是,何故如此,何故如此啊!”

朱元璋理都没理,自顾自嘀咕起来。

“正因为你献的计策太好,咱才留你不得,像你这样为了往上爬自行阉割的近臣,越聪明能干越让人不寒而栗啊!”

朱元璋随即找来了礼部几个主要官员,让他们筹建一下刘备及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諶等七人入帝王庙之事宜。

帝王庙乃是朱元璋在洪武七年下令建造的,里面供奉着华夏历朝历代的杰出帝王十七位,并有名臣三十七位。

每逢发生国家大事和重要时节,帝王庙都会为人所祭祀,有时就连朱元璋自己都会亲自去。

帝王之中受祭祀的有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武,再就是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无论哪一位都是功绩斐然的皇帝。

三十七臣也是如此,伊尹、周公旦、姜子牙、郭子仪、张良、萧何、诸葛亮等郝然在列。

如今朱元璋又把蜀汉这一系的皇帝和名臣加入其中,让他们陪祭刘邦刘秀,倒也不算蛮不讲理,礼部官员也挑不出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