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6章 断关春光又一年(2/2)

由的心中暗暗庆幸自己遇到了朱七牛。

若否,岂能那么明白的看出皇帝对相位的惦记,又岂能命令儿孙从胡惟庸一党中及时脱离出来?

有时候午夜梦回,宋濂都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没有事先做出反应,以皇帝的铁血,自己的儿孙是绝对会被胡惟庸连累至死的!

至于自己,到时就算不死,少说也得流放,而以自己的年纪,一旦流放,跟死也无异了,指不定啥时候就死在了流放路上。

……

胡惟庸案还没结束呢,大明朝堂之上便又开始磋商另一件大事了。

即洪武十三年的院试。

院试是童试的最后一场,过了院试便是秀才,相当于官员储备,自此身份都不同了,享有见官不跪,免除徭役,不得轻易用刑等等权利,就连犯了法,也会由礼部、教谕先行审查,地方官府都轻易动之不得。

这样的考试不可谓不紧要。因此,考试之地不再是县里、州里或府里,而是变成了省里,主考官也变成了左右布政使。

换言之,整个大明也才十来个院试考场而已,学子们需要各自汇聚而去。

京城及周边的学子的院试考场依旧还是之前府试的那处考场,甚至之后的乡试也是如此。

因黄育才这位府尹便是应天府这处疆域的长官,相当于外地的左右布政使,所以院试主考官还是他。

看过官府关于院试的公告,朱七牛、小胖、齐德即刻开始准备院试事宜,并于开考的前两天再次来到了京城。

刘才家之前那个铺子早就租出去了,刘才和张英因为之前没考过府试,这次也不可能来考院试,故而这次齐德和小胖就没地方可借住了。

好在溧水县学的同窗之中也有来参加院试的,几人不仅联名具保,而且其中有个同窗家里在京城买的有房子,齐德和小胖被他们这位同窗邀请过去住了。

而朱七牛嘛,自然还是去常家住。这件事太子妃早在数月前就安排好了,并让朱雄英在跟朱七牛通信时特意告知了朱七牛。

没了胡惟庸这个卧榻之侧酣睡的人,皇帝不再顾忌打草惊蛇,而太孙朱雄英也六岁了,会写不少字,便每隔几天就会给朱七牛写封信。

有时候太孙殿下实在不知道说啥了,干脆就把自己抄的书送来给朱七牛瞧,让朱七牛评价他的字写得如何,或是问一问金丝猴这几天都吃了些什么,有没有长胖。

自然地,朱七牛去年中秋和过年时都去了京城小住,尤其是过年那次,直接住到了元宵节后才回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