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4章 笔端四海状元心(1/2)

待考试结束时间到来,不管写没写完,考官们都开始收卷了。

卷子收起来后,先是封存,然后皇帝开口让学子们回去,学子们这才行礼告退。

皇帝随即也回后宫吃饭去了。

陪考官们则不得清闲,须得安排人去把卷子抄下来,再由陪考官们轮流阅卷,各自评分。

简单来说,殿试虽然更高规格,流程跟其它考试却也大差不离。

在成绩公布之前,哪怕这些陪考官是三省六部的高官,也看不了考生的原卷,只能看字迹一模一样、名字还被封上了的副卷。

一夜阅卷后,评分最高的十张卷子被统计了出来,这才交由皇帝去看,由皇帝给他们排名,余下的几十份卷子则根据陪考官的评分依次排序。

不出意外的话,状元、榜眼、探花就是在这十张卷子里选出了,除非皇帝实在看不上它们,否则不会驳了陪考官的面子。

若皇帝想偷懒,也可以直接照着陪考官选出来的名次来。

对于老朱来说,偷懒是不可能偷懒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偷懒的,十张卷子呈上来后,他反而一字一句的仔细瞧了又瞧,生怕漏掉什么。

然后他才十分郑重的排出了名次。

他排的名次嘛,倒是和陪考官们排的差不多,只是略作调整而已,另外就是把第三名、也就是探花给空了出来。

老朱打算看过学子们才定下这第三名。

“揭名吧,让咱看看都是哪十位俊才得了这前十的名次。”

一旁的太监应了一声,麻溜把卷子上的糊名给揭开了。

陆续从第十看到第一,朱元璋眉头一挑:“第一居然还真是朱七牛这小子,连中六元吗?宋濂这下可高兴了。”

几位陪考官闻言,有人惊奇,有人觉得理所当然,有人面无表情,看不出半点心绪。

“宣这十人上殿吧。”朱元璋道。

太监连忙传达了皇帝的口谕,于是没过多久,朱七牛、齐德等十人便都上了大殿。

在踏过门槛的那一刻,朱七牛明显听见周围的同年们松了口气。

显然,他们十人就是排名前十的人了,最次也得是个进士出身,甚至有可能角逐一下前三名。

这一结果,紧张期待的大家都是满意的,终于不用再担心只考了个同进士出身。

而在外面嘛,那些没被叫进来的贡士自然就无不如丧考妣了。

虽然他们中还是有人会被选为进士出身,但前三是肯定不用想了,就连在进士中的排名也不会高,更多的人则压根就只能获得同进士出身,起步就要低上一截。

老朱可不会管这些人的情绪,一一扫过十位贡士,朱元璋忽然伸手点了下站在左边的第三人:“你今年几岁了?”

该贡士‘噗通’就跪地上了:“回皇上的话,学生今年二十有八。”

“嗯,很年轻嘛,学问做的也不错,关键是一表人才,咱看的很顺眼,便由你来当探花吧,你叫什么名字?”

该贡士高兴不已,连忙答道:“学生江枫。”

“嗯,好名字,一如你的相貌。”朱元璋夸赞了一句,低头一瞧自己排出来的名次,才发现江枫的卷子郝然排在第二。

嗯……就因为长得好看,从榜眼变成了探花,也不知是走运还是倒霉。

皇帝自然是金口玉言,没得改了,于是老朱不动声色的把排名第二的卷子调换到了第三,原先的第三则放到了第二。

朱七牛用余光打量了一下探花郎,心中有些吃味。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等我长大了,保证比你好看。

……

朱元璋又依次问了下其他八个人的名字,随即亲自在纸上写下了排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