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阳关亭侯(1/4)

庞大的队伍就这样来到江河面前,江河凝神睁目,恭敬等候。

车队中奔出十余骑兵,皆乘纯色白马,所乘者皆白衣白甲,背插白色旗帜,上印黑色龙纹。而后更有十余骑兵,皆乘纯色黄马,所乘者皆黄衣黄甲,背插黄色旗帜,上印红色龙印。

江河早已经做好了功课,这是大陈的独特礼仪,天子巡游天下回到洛京时候定要让十二白骑十二黄骑做开头先锋,先至城下。

这叫二十四骑开路迎天子,而江河作为洛阳城的现在实际掌控者,所处的位置就是监国者的位置。

要在洛阳城外就把大政返还给天子,天子则需要给监国一定赏赐,表彰功绩。

江河也没想着陈焕小朋友能给自己什么,想来也无非就是邹楚借小皇帝之手给自己的一点安慰吧。

琅琊王的銮舆很快就抵达江河面前,巨大的鎏金马车,上面驾车的都是身着金甲的侍卫将军,一旁还有数十个侍卫将军,都是一身镀金甲胄,太阳下闪耀异常。

“臣,兖州刺史,征东将军江河,受命监国,而今返政,望受命讨逆大王登极为帝,以祀陈庙!”江河带领群臣跪下,说道。

“望大王登极!承祀陈庙!”身后百官齐言道。

一连喊了数声,琅琊王马车的帘子终于掀了起来。

江河抬头面见琅琊王陈焕,接过一旁侍卫递来象征权柄的大印。

这印放在江河处已经十余日了,江河确认再三,终于认定这就是和氏璧打造成的传国玉玺——的仿品。

传国玉玺没经历过王莽乱政,此时依旧是完整的玉玺。

上面刻着的大秦丞相李斯书就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展现帝国的威仪。

真正的传国玉玺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接触,更不是眼下这种仪式能拿来使用的。这大印虽然是传国玉玺的仿品,但在此时也象征着神州正统,炎黄正朔!

趋步上前,江河向琅琊王呈上大印。

琅琊王年幼,自然不能接过大印,马车内早就出来两人,侍卫在旁。一人是琅琊王傅公孙冶,另一个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邹楚!

二人相视一眼,相互谦让——这也是大陈的礼仪。

而后,琅琊王傅公孙冶接过大印,交给邹楚。而后又从怀中取出一封旨意。

“兖州刺史江河听旨!”

“臣,兖州刺史江河听旨!”说罢,再度跪下听候旨意。

“孤承先王遗命,夙夜匪懈,不敢忘国家,而肥私也。前线烽火,后方困顿,举国之力,悬此一战。幸天命常顾,人气温环,至于今日,得践京都。”

“有江氏者,起草莽,志心家国,奋慨未已!纵天下之勇,横行河洛。纠天下之兵,结心于孤。”

“天朝养士,志在用命,用命则国丰,怠命则国衰。察先王之政,考先帝之德,未有遗贤于鄙者也!”

“封晋江氏,为天下帅!晋封江氏,为天下表!”

“故以兖州阳关封之为阳关亭侯,封邑五百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荫其子为郎者三,其孙为郎者三,钦遵!”

“臣江河,领旨谢恩!”起身接过公孙冶递来的诏书。

果然和江河所想一致,邹楚是不能再给自己升官了。眼下自己从军一年便如此急速晋升,恐怕早已经让邹楚受到莫大的压力。

若是再给自己晋升官职,估计邹楚也护不了自己,虽然朝廷里的诸位大臣头顶着伪逆的帽子,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旧臣就会重新掌握朝堂上的话语权。

在这之前的权力空缺,邹楚自然希望将自己的势力安插其中,这就更加促使他不能在最近这段时间落人口实。

若是落人口实,必然会遭到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