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阳关亭侯(2/4)

堂上的世家势力的反扑。要知道这些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与支持邹楚的世家是一群人。不过是身在两方,左右下注罢了!

邹楚胜利,这些朝堂上的大臣怎会被世家们抛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是世家的核心人员,甚至就是世家中的族长。

虽然邹楚可以打压一两个世家,但也绝对影响不了整个大陈的基本社会形态。更何况邹楚就是出身于一个不俗的世家,虽说不是向五大姓九大族那样的顶端世家,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世家出身。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封赏,江河也没有丝毫烦恼。他反而头疼起来!之前在泰山时自己就为政务发愁。

而在东郡的短暂驻扎,他也主要负责军政,对于民务,江河可以说是毫不过问,手下文官解决的事情也就解决了,没解决的也就挤压下来。

从某个角度来看,江河并不是什么合格的刺史——或者连个合格的县令的称不上。若是没有袁淑、杨善会等历史上的官僚相助,他根本无法在泰山郡立足。

眼下虽然自己已经培植起来自己的文官系统,可是也仅有百余人,且凝聚力只靠江河的功绩、地位。若是江河遇到危机,这些文官不会展露出任何的忠诚度。

而这,也是江河最担心的事情——他不希望自己的名声不好。

可以想到的是自己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好在!这样一个阳关亭侯并不是江河这次战役的全部红利,这个世袭的爵位不过是江河战力品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江河真正在意的则是对他以后发展最最关键的东西——功绩与名望。

讨伐伪逆,江河可以说是身先士卒,在一众起义军中异军突起,包揽了许多功劳。而且因为与邹楚和公孙冶的表面关系,这些功劳都是稳稳坐住,不会被人窃取,甚至还会夸大自己的功劳!

汗马功劳,天下翘楚。这才是江河获利最大的东西,凭借着这样的名声,可以缓解江河今后的决策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短一年的磨练,怎能让江河熟练地管理一整个州,八百万人?

就算是有法正、袁淑、杨善会的佐助,他连一个点点头的傀儡可能都不会做好,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

江河想了很多,没注意到此时的情况,只听得耳边一声稚嫩地:“师兄好!”

这声音嗲嗲的,听起来怎是一国之君的声音。可尴尬的是,眼前这个称呼自己为师兄的,正是华夏正朔,明日的大陈皇帝,陈焕。

这样的场合上,江河不敢轻易言笑,僵着脸回了句:“臣,江河见过大王!”眼神却并不僵硬,颇带善意地看着自己的师弟。

看起来,不像是个祸国殃民的暴君。江河见陈焕可爱,很想摸摸他的脑袋。

“师父,可以入城了吗?我……孤饿了。”

公孙冶和蔼地看着自己的小徒弟。轻声道:“再等一会儿就好了,先去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别慌张,拿出来点万民之主的气概来!”

陈焕登上马车上的小高台,站在高台上服侍着跪在当场的一众大臣、侍卫。江河、公孙冶、邹楚在陈焕身后侍立。

江河感觉到陈焕有些紧张,右手扶住陈焕的腰带。陈焕看向江河,眼里带着些许感激。大臣们依旧低头,每人注意到马车高台上的这一幕。

“孤受天之明命……”真是辛苦他了,明明只有九岁,却要背下这几百字的稿子,还要拿出一股子上位者的气概。

心里摇了摇头,琅琊王无子,却有两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先帝专心政务,身旁没几个女人,子嗣也颇稀少。两个公主倒是没什么。

这三个皇子……

虽然陈焕有琅琊王义子的名义,但是……毕竟人家还有三个亲弟弟。江河可以预见未来如果不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