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65章 航母的难题(3/3)

,这些国家的航空母舰基本上都是小型航母,有限的吨位、舰长、舰宽与甲板面积,使得这些航空母舰很难装设轨道长度较长、类似美国型的蒸汽弹射器。

如果技术不行,是造不出弹射器的。实际上,目前世界七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只美国一家有,而要研制出轨道较短、功率较强的蒸汽弹射器,决非短期能够做到的。

鉴于这种情况,中小国家海军只好效法英国无敌级航空母舰,采用滑橇起飞技术以解燃眉之急。在航母上来用滑橇方式起飞,飞出动频率不受弹射器功率和故障的影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优点。取消了弹射器,还有助于简化航母设计、降低造价、节省练和维修费用。

当然,滑橇起飞方式也有不少缺点,首先就是滑橇起飞所需的跑道长度要大于弹射起飞的长度。比如说苏-27k在地面正常起飞重量情况下的滑跑距离约为六百八十米左右,利用舰艏带滑橇角的两百米飞行甲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离舰起飞,但在最大满载重量时却无法保证它安全升空,作战效能因之受限。

另外,起飞与着舰的飞有可能相互干扰,是这种航母较大的一条缺陷,预警、反潜等无法采用滑橇起飞方式,只好使用直升作为舰载预警,是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尽管前苏联后来设计并部分建造了第三代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并首次装备了平直甲板和蒸汽弹射器,从而可以起降固定翼预警,但该航母却又因为苏联解体、军费无着落,被作为废钢拆毁出售而夭折。

与弹射起飞相比,常规舰载采用滑橇起飞需要有较大面积的干净甲板,这样就会造成航母上层甲板停位的减少,大部分舰载不得不放在下层内,而的容量是有限的,且上下运送飞多有不便。

仅仅从一个弹射器来看,中国要展航母,确实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的,哪怕江风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因为,想要吃透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随之而来的各种材料上的困难。

因此当江风两一摊的时候,蔡光岳中将也觉得有些郁闷,实际困难摆在这里,确实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