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64,郑和下西洋(2/3)

很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以大才子解缙领衔的几位精英成为明成祖的智囊团。明太祖在胡惟庸之后不再设宰相,并立为“祖训”。但皇帝的工作量太大,明成祖让解缙等几位翰林学士帮忙做一些文字工作,比方起草诏书什么的。有些不太重要的会议也让他们代表自己去参加。遇到拿不准的事情也和他们讨论一下。明成祖的本意是想设个秘书处,但后来的皇帝越来越倚重秘书处,秘书处就成了事实上的内阁。内阁分担了宰相的工作。

相对于明太祖猜忌群臣,明成祖还是比较信任手下。明成祖的大臣大多能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直做下去,善始善终。

不过用人不疑不代表明成祖不设防。他成立了两个特务组织监视群臣,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东厂。

锦衣卫是皇家警卫团,类似时代的8341部队,部队编制隶属御林军但直属皇帝调遣。皇帝出行时锦衣卫簇拥左右充当仪仗兵,衣着光鲜,所以叫锦衣卫。明太祖扩大了锦衣卫的职能,兼管刑侦抓捕和监视群臣。锦衣卫因此又成了特务组织,兼有国民党军统的功能。

不过后来明太祖发现锦衣卫权势过大,仗着后台老板是皇上敲诈勒索胡作非为,制造白色恐怖,于是下令“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收回了锦衣卫的司法权。

明成祖入主南京后为了迅速消灭敌对势力,恢复了锦衣卫的特务职能。锦衣卫侦察、逮捕、审讯、判决一条龙,工作效率非常高。但明成祖尤嫌不足,又成立了东厂。

东厂成员是宫中的太监。因为新组织的总部设在皇宫东门外,所以叫东厂。“厂”的本意是指成片的房子。

东厂的职责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它的主要任务是“访”。东厂派人在各衙门坐班,监视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和社会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谋逆迹象,东厂立即下手抓人。东厂一般不负责审讯,让锦衣卫审讯,但有权听审,监视锦衣卫的工作。东厂的地位比锦衣卫高,权力比锦衣卫大。相比锦衣卫,明成祖更信任东厂。

当皇帝的一般都信任太监。太监与皇帝朝夕相处,知根知底,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再者,皇帝相信太监比一般人抗腐蚀能力强,不容易被收买。

首先,女色对太监不起作用。他们已经被“一剪梅”,性贿赂对他们不好使。

其次,钱财也对他们没什么诱惑力。他们积攒再多的钱财也没有子孙继承,要那么多钱干嘛?

其三,他们直属皇帝管辖,只有皇上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所以他们也不惧外人威胁。

总之,太监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威胁利诱全不惧,尤其不怕美人计,是防贪拒腐的好干部。

有拒腐模范帮皇帝盯摊,皇帝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但实际上太监身体的残缺影响了心理健康。他们一旦掌权会激发起比常人更大的贪欲。他们知道自己被人看不起,但权力可以让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对他们奴颜婢色。权越大,色愈恭,礼愈至。这让宦官的心理得到满足。

他们没有来生的指望,只能追求现世逞一时之快,对钱财的贪欲也比常人更甚。吃好喝好住好玩好,死了不冤。

另外,他们没儿没女不怕别人咒他生下孩子没,干起缺德事更少了顾忌。

总之,心底阴暗的宦官掌了权,与国与民都不是一件幸事。历朝历代的宦官之祸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有锦衣卫和东厂监控着朝里朝外,任何威胁皇位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明成祖在第一时间掌握。明成祖可以高枕无忧。

不过明成祖还是有一些隐忧。他一直担心建文帝流亡海外的的传闻是真的。

明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