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火炮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二(4/11)



这种深层的歧异反映在不同的指挥哲学上。虽然法军口口声声说他们的部队多么具有主动精神,法军准则中仅给予了炮兵指挥官非常小的权限。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在的目的只是支持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属。

在1910年法军准则中包括了两种炮兵火力控制的方法:第一种是「高层联系」(igh-levelonnection),也就是将一个炮连、炮营、炮兵团置于步兵连、步兵营、步兵团、步兵旅的作战管制下,以遂行特定战斗任务;另一种方式是「低层联系」,也就是步兵指挥官直接对配属的炮兵指挥官下令,此时炮兵指挥官只是步兵指挥官的幕僚,提供各种所需的建议与信息,而无论官阶步兵指挥官必定优位于炮兵指挥官。

法军在一次大战前更进一步地拆解了他们的炮兵单位,好让每一个小单位专精于某种特殊的作战任务。例如设置了专门的步兵火力支持炮兵连,以便充分满足步兵指挥官对于火力的需求;设置了专门的反炮战连,除了接受反炮战训练外完全不接受任何其它形式的炮兵训练。甚至在这样的工作划分下,不仅连炮兵团中各炮连都做了详细的任务划分,甚至在作战时都要求紧密地占领阵地,以便单一的指挥官可以就近指挥各种不同专精的炮兵连进行各式不同的炮兵作战。

德军没有这样极端的作法,他们仍然紧守着拿破仑战争以来的传统,把作战视为一门艺术,他们认为限制一个指挥官在战场上调整组织与部署兵力的自由,是作战时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在德军的看法中,在长距离战斗阶段──这通常指步兵接战前的阶段──炮兵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压制敌人炮兵;而当步兵开始接战后,炮兵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协助排除一切阻挡在德军步兵面前的障碍。而目标的优先级与任务的选择不是依照距离,而是完全依据当下战况发展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在德军的用兵哲学中最重要的还是简单一句:「形成重点(cherunkt)」──在决胜点上累积足够的重量,以便在决定性的时空获得决定性的成果。当战斗进行时,步兵师长会形成决心、决定师作战的「重点」;当指挥官重点决心下达后,师炮兵指挥官──炮兵旅旅长──就必须根据师长的决心,集中最大的火力,以最有效达成决心的方式,安排火力支持计划,以协助师长达成其决心,获得最后决定性的胜利。换句话说,师炮兵旅的「重点」系依据师长的「重点」而产生。「如果师长的决心与重点方向已经下达」一位退休的德军将军在1910年写道「炮兵必须想办法在该重点上洒下足以摧枯拉朽的火力」。

基于这些原因,德军在两个不同兵种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是法军炮兵准则中所谓的「视讯联系法」。师炮兵指挥官必须综观整个战场,对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战况做出一定的判断,最后下定个人的决心来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安排各个炮连的射击计划,以影响整个战局到个人期望的方向上去。同样地,不仅仅是师炮兵指挥官,甚至连团、营、连,甚至一门炮的炮长都必须对整体的战术企图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主动积极地根据全般意图发挥个人影响力。

不过在一次大战前法军与德军炮兵准则中都同意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炮兵间的决斗对于整场战斗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早在1890年代,法国与德国的军事理论家们就同意两个势均力敌、同样处于掩蔽阵地中的炮兵部队间的决斗,除了造成周遭严重的损坏之外,并不存在着任何决定性的结果。而在1905年之前,两国都在实际的演习中发现,利用野战炮兵企图去歼灭敌对的野战炮兵,除了浪费大量弹药之外,并无法真正地消灭敌人的炮兵。这样的观点同时记载在191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网王之忍足侑雨 重生未来之一诺千金 春棠纪事 巫师之旅 冷王独宠:宝宝还你一生 人在综漫:开局抽到慧慧 惹婚成爱1总裁上司请留步 谁主沉浮(全文字版) 繁华都市备忘录 十国千娇